自1982年起,隨父親挑擔(dān)走街串巷直至近日。整整43個年頭專注于采耳這樣的一項事業(yè)。
老譚的采耳技術(shù)屬祖輩傳授。就連“采耳”的工具,都是家族長輩自己制作的,“只傳家族內(nèi)的人以及徒弟,不外賣!
老譚說——從小,父親就在外“采耳”掙錢,母親照顧家中老小!耙粋很難弄出來的耳結(jié)石,我爸很輕松就拿出來了,我覺得很神奇。”老譚12歲時,央求父親把“采耳”的技術(shù)教給他。
得到父親許可后,老譚一邊看父親工作,一邊自己琢磨,給自己“采耳”。盡管一開始耳朵被捅得生疼,但短短一兩周,老譚就掌握了基本技巧,開始為家里人“服務(wù)”了。
入行后,老譚跟著父親走遍了井岡山,不少客人原本沒有“采耳”的習(xí)慣,但嘗試過之后,變成“一周不采就難過”。2009年,到了水沐·金水灣沐浴酒店后,為了“隆重推出”老譚,店里進行了一系列“體驗活動”,老譚“忙得不歇”,每次“采耳”需要20分鐘左右,中午11點上班,有時要忙到凌晨一兩點。